"哎哟我去!这脸咋又干巴得跟老树皮似的?"林小美对着镜子龇牙咧嘴,手里那瓶四位数的胶原蛋白口服液见了底,可脸蛋还是蔫得像霜打的茄子。楼下张婶瞅见她这副模样,拎着刚出锅的红糖馒头直撇嘴:"傻闺女,钱都让商家忽悠去了,俺们村百岁老太太的嫩脸秘方都在灶台上摆着呢!"
要说这吃出来的水灵劲儿,隔壁王奶奶就是个活招牌。七十三的年纪愣是撑得起碎花裙,跳广场舞时那脸蛋儿弹得能掐出水。她家厨房常年飘着甜丝丝的香气,灶台上永远炖着咕嘟冒泡的银耳羹。有回小美串门,正撞见老人家用长满老年斑的手往嘴里送黑芝麻卷,那手背皱纹里都透着光润,比小美打十支水光针都管用。
大清早的菜市场,卖豆腐的老李头最懂门道。他摊位上永远搁着筐沾露水的鲜藕,见着熟客就吆喝:"大妹子来根九孔藕!这玩意儿炖花生可比那玻尿酸实在,俺媳妇连吃仨月,闺女都问她是不是偷偷拉了皮。"后头卖杂粮的周大姐立刻接茬:"可不咋的!俺家那口子原先脸上褶子能夹死蚊子,自打天天喝黑豆汤,现在刮胡子都怕刀片打滑!"
美容院的莉莉老师最近挺纳闷。往常那些常来做护理的阔太太们,最近居然集体请起了长假。打听才知道,城南开了家食疗坊,老板娘用蒸南瓜饼当招牌,号称"吃一块顶六次超声刀"。最绝的是她家秘制红豆卷,里头掺了三年陈的山药,有个女老板连吃两周,有天突然发现法令纹浅得粉底都挂不住了,激动得当场包圆了后半个月的存货。
夜市卖烤冷面的刘胖子最有发言权。他媳妇以前总嫌他满脸油光像反光的卤蛋,自打跟着抖音学做雪梨银耳羹,现在收摊回家就捧着砂锅吨吨喝。才二十来天功夫,那张被油烟熏了十年的糙脸居然透出点水豆腐的质感,有回忘刮胡子出门,还被大学生当成搞艺术的叔系帅哥要微信。
西点师阿Ken最近挺受刺激。他精心研发的提拉米苏居然败给了社区食堂的枣香馒头,那帮跳芭蕾舞的姑娘们宁可排队抢两块钱一个的粗面点心。后来他偷摸尝了口刚出锅的馒头,红糖混着枣泥在舌尖化开的瞬间,突然明白为啥姑娘们说"吃这个比打腮红还显气色",热气腾腾的蒸汽里飘着的都是实打实的铁元素。
儿科诊室的苏医生发现个有趣现象。来打疫苗的宝妈们最近交流的不再是哪个面霜好用,而是互相打听谁家的黑芝麻炒得香。有个二胎妈妈特别实诚:"抹八百块的眼霜不如啃俩芝麻卷,俺家小宝半夜哭闹扯我脸皮都没扯出皱纹!"诊室里顿时笑倒一片,有个奶奶直拍大腿:"早说啊!俺那会儿坐月子要是有这方子,现在都能冒充娃他姐!"
超市粮油区的促销员小王最近总被大妈们围堵。她们抢古法红糖的架势活像在抢爱马仕,有回差点为最后一包红糖撕吧起来。后来经理学精了,把红糖和干枣摆一块儿搞组合装,广告牌上明晃晃写着"胶原蛋白生成套装",当天就被扫荡一空。收银台前老太太们算账比数学家都溜:"这一包才二十八,可比美容院二十八万的卡实在多了!"
美食博主"桃桃酱"的评论区最近画风突变。原先清一色问口红色号的,现在全在求银耳出胶的秘诀。她那条"三块钱煮出千元级胶质"的视频底下,有个医美护士留言特别扎心:"给客人打填充剂时满脑子都是这锅银耳羹,手感居然一模一样!"粉丝们瞬间炸锅,有人弱弱地问:"那喝半年能省下辆宝马不?"
纺织厂退休的赵阿姨组了个"食疗养颜姐妹团"。每周三雷打不动在老年大学教室开灶,炖的莲藕汤香得隔壁书法班都坐不住。有回她们集体穿着旗袍去踏青,被游客当成老年模特队要合影。照片发到家族群里,赵阿姨闺女惊呼:"妈你们喝的是仙汤吧?这皮肤状态说是我同学都有人信!"老太太们得意地晃着保温杯:"可不咋的,这汤里炖的都是老祖宗的智慧!"
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